10月23-24日,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信息化年会暨场景驱动数智化转型论坛在厦门成功召开。本次年会由中国城市规划协会指导,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信息管理工作委员会主办,中国城市规划协会高校规划院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厦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及厦门市规划数字技术研究中心承办。
今年年会主题为“场景驱动·数智转型”,设置主论坛和规划编制数智论坛、规划实施数智论坛、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数字化转型与人才培养对话论坛、监督评价数智论坛、规划与人工智能论坛及青年论坛共6个分论坛。
开幕致辞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会长唐凯致开幕辞。他表示,厦门是新中国首批“经济特区”之一,是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之城”。厦门在全国率先推行“多规合一”并拓展应用于审批流程再造、率先开展城市规划三维仿真模拟、出台全国首部涉及国土空间信息的地方性法规……在数字赋能资源规划管理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厦门正持续探索资源规划信息化建设的努力,为各大城市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城市样本”。
唐凯会长还指出,随着各地推动数字化转型和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的逐步深入,对应用场景建设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化,希望借助本次年会帮助各地更好地理解应用场景需求,共同探讨智慧城市建设的新趋势、新机遇和新挑战,将信息技术与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深度融合,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和智慧城市建设工作不断发展。
一、主论坛
主论坛由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副会长、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信息中心主任胡忆东和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中心副总规划师、智慧规划所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林俞先主持。
主论坛上,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李满春、张新长、邬伦,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沈振江、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副主任于志刚、福建省自然资源地理信息中心副主任陈欣、厦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沈瑞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周剑云、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张尚武、华侨大学建筑学院名誉院长边经卫、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史宜等多位长期致力于智慧城市、地理信息、国土空间规划、人工智能技术等领域研究知名专家学者出席论坛并做主题报告。
于志刚
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副主任、正高级工程师
于志刚以《场景驱动 AI赋能 加速规划数智化转型》为题展开分享。他指出全面提升国土空间规划数字化治理能力,以信息化、数字化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他深入剖析了国土空间治理数字化转型的背景,系统阐释了自然资源部数字化提升总体方案和思路。他强调通过技术赋能,提升国土空间数据感知能力、加强智能工具建设、建立自然资源行业大模型、统筹完善算力基础设施,进一步强化国土空间智能感知与智慧分析数字化能力。同时以场景驱动,全面构建国土空间规划数字化治理体系。他呼吁各领域加强协同合作,以AI时代下的全新视角共谋自然资源发展新篇章、共筑智慧规划新生态、共创智慧城市更加美好的未来。
沈瑞全
厦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沈瑞全以《数智赋能 场景驱动 助力国土空间治理能力提升》为题展开分享。他从四个方面深入阐述了厦门在推动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国土空间治理效能工作中的具体思路和实践成果。一是强化制度设计、保障系统工作协同高效推进,二是建立国土空间一张图、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三是完善统一平台、整体赋能国土空间应用场景,四是业务场景驱动、全面提升国土空间治理效能。沈瑞全强调,为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构建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厦门将持续探索自然资源数字化创新实践,着力提升自然资源数字化服务能力,为服务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沈振江
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福建省特级人才(福建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级人才、福州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院长、教授
沈振江以《智慧营造与规划信息化》为题展开分享。他指出在信息技术飞速革新、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网络化基础设施加速完善以及智能化技术广泛应用的背景下,智慧营造技术将成为创新型智慧城市与建筑的未来发展方向。随后,他详细阐述了智慧营造领域通过集成多种先进技术,革新传统的城市与建筑行业的运作模式,带来的创新与机遇。同时,他介绍了国土空间规划的全周期技术支持创新平台,包括规划评估、实施、编制和城市体检,以及如何利用大数据和虚拟现实技术优化规划的过程。最后,他讲解了智慧建筑的多个研究方向,进一步展示了智慧营造在推动城市规划和建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李满春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研究所所长、教授
李满春以《全域数字化与智慧国土空间规划》为题展开分享。他首先阐述国土空间全域数字化的概念、技术路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以及《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指导意见》中提出的3类12项重点任务。随后,他深入剖析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架构,并分别从国土空间规划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视角阐述推进智慧国土空间规划的新路径新方法。他强调,全域数字化下的国土空间规划一定是全域全要素系统化治理、全空间立体化统筹利用、全过程数字化监督实施的规划。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打造全域数字化底座,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农业生产、生态保育、城乡发展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条件下规划好,从而实现国土空间规划的智慧化。
周剑云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协会副会长、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导
周剑云以《规划产品的特性、规划信息生产与使用以及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为题展开分享。他先阐述规划产品的特性和本质属性,强调规划信息的生产与使用需要建立共享数据模型,以支持多方参与的决策过程。随后,他介绍“布里斯班城市规划2014”在线系统如何把城市规划的信息集成和整合起来,解决传统规划信息使用的难点和困点。最后,周剑云提到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人工智能可以在规划信息的生成、可视化和决策支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推动规划信息服务的智能化,为未来的城市规划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邬伦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博导、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邬伦以《社会感知理论及其与遥感集成应用方法探讨》为题展开分享。他提出基于新型时空大数据,以人为最小粒度感知单元,结合数据挖据/机器学习等方法建模,可以获取人的行为模式和人文社会空间规律,为社会经济层面空间要素获取提供新的途径。通过提升对人与社会经济空间的动态实时感知能力,补齐了“对物不对人”的感知短板。他还强调“社会感知+物理感知”融合可以更全面理解城市/区域地理空间特征和量化人地关系,提高空间认知和空间规划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实现人地关系协同耦合。同时,借鉴大数据“跨界”和“混搭”思维方式,他提出社会感知与遥感的集成架构,探讨遥感到社会感知的迁移、遥感与社会感知的协同两类融合方法。
张新长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国测绘学会首批会士、广州大学领军人才/二级教授
张新长以《基于AI大模型的城市规划文生图技术研究与应用》为题展开分享。他详细介绍了文生图的意义与AI大模型,分享了文生图技术思路及方法,展示了AI大模型构建、文生图的效果以及建筑设计应用案例。他提出运用城市规划的语言模式、专业术语和领域知识,通过地理科学语言大模型的构建,降低了专业门槛,可以让成千上万的普通大众设计和创作各种所需地图。同时,借助先进的算法和技术手段,复杂的地理信息得以高效分析与深入解读,推动知识的转化与应用,提升地学研究的智能化水平,基于专业建筑大模型的文生图技术与传统的CAD/BIM制图技术“握手言和、 取长补短,相互赋能”,将创造出城市规划设计百花齐放的未来。
陈欣
福建省自然资源地理信息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陈欣以《数字引领 规划先行 助力智慧规划水平提升》为题展开分享。他详细介绍了福建省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系统的建设情况、全省规划“一张图”的管理模式以及推进阳光规划的主要做法,指出要拓展规划服务新途径,加强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深化三区三线监测监管、探索重点区域规划评估预警、强化数据共享能力,提高空间治理效能,提升自然资源综合管理能力。
张尚武
同济大学教授、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中国城市规划协会高校规划院工作委员会主任、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智能规划重点实验室主任
张尚武分享的题目是《对国土空间规划数智化转型的几点思考》。他指出数智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带来一次规划方法的范式转型,规划数智化转型的关键是规划技术的转型,分析了“规划需要什么样的技术?”“技术如何改变规划”。他认为国土空间规划数智化转型需要理清规划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关系,技术创新与规划方法创新的关系,以及规划干预的核心是服务人的发展、规划治理复杂性与技术的局限性等几个关键逻辑。同时,他还进一步提出国土空间规划数智化转型的技术路径的认识,认为国土空间规划数智化转型是超越技术的规划知识体系创新,要加强规划知识引领,推动多学科交叉和技术融合,全行业携手,共同面向规划实践需求,共建共享开放的技术创新生态。
史宜
南京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史宜以《场景驱动的城市设计数字化管控平台探索》为题展开分享。他提出通过数字化技术提升城市设计管控的需求,即构建全域全要素覆盖、规划全过程贯通、设计灵活性凸显的数字化平台,做到精确传导、无损转译、交互反馈。关于城市设计数字化管控平台的建构,他提出将城市设计内容通过谱系化、规则化、智能化三个步骤转变为管控语言,提升规划管理效率,强化设计意图落实。同时,他结合威海总体城市设计项目,探讨了数字化管控平台在实践中的应用。
边经卫
华侨大学建筑学院名誉院长,特聘教授,博导、教授级高级规划师,国家注册规划师
边经卫以《规划数字化转型与人才培养——构建智慧、可持续的未来城市》为题展开分享。他从规划的现实出发,分析了规划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和机遇,并结合高校规划的实际教学,分析了高校在数字化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城乡规划专业教育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与此同时,他提出高校应构建数字化转型产学研合作平台,为城乡规划学科人才培养提供理性高效的教育培养模式,培养更多具备数字化技能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规划人才,推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为构建智慧、可持续的未来城市贡献高校应有的力量。
专题论坛一|规划编制数智论坛
“规划编制数智论坛”邀请了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智能规划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钮心毅作为论坛主持,汇聚了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数字技术规划中心主任张晓东、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信息中心主任张永波、包头市自然资源局综合保障中心主任田炯、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信息技术部部长刘婷婷、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院有限公司规划十一院院长李刚、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陈展鹏、福州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教授李苗裔和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规划师杨春共8位专家学者,围绕城市规划数字化转型的既有成就、未来趋势及应对策略展开深入研讨。论坛议题主要涵盖了国土空间治理的深化探索、规划管理的优化升级、不动产管理的创新实践、城市体检机制的完善以及时空数据应用的拓展等多个维度。强调面对数字时代赋予的新需求,需加强科技创新,推动城市规划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要加强跨领域、跨行业的协同合作,打破壁垒,不断提升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共同探索城市规划数字化转型的新路径与新模式。
专题论坛二|规划实施数智论坛
专题论坛二以“规划实施”为主题,由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数据管理中心党总支书记孙薇主持,邀请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信息中心主任张治清、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助理教授刘超、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自动化中心副主任胡海、沈阳市自然资源局土地储备中心地理信息部负责人范凯、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创新中心数字治理研究所所长孙小明、南京市国土资源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丁鑫、长沙市规划信息服务中心技术总监胡兵和厦门市规划数字技术研究中心业务服务二部部长洪珑梅8位专家学者和业内代表分享规划实施的前沿技术和案例。数字化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升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还能通过提高建设效率和管理的精细化水平,促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生成式AI、大数据分析、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等前沿技术的应用,正在推动国土空间规划从传统的管理依据向多维的空间治理工具转变,实现规划实施的全周期数字化辅助决策,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专题论坛三|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数字化转型与人才培养对话论坛
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数字化转型与人才培养对话论坛采用思辨对话的形式,围绕“国土空间规划数字化转型”和“数字技术人才培养”的主题,推出“规划数字化转型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数字化背景下的规划转型与人才培养?”“人工智能技术如何引领国土曹学研用”各领域专家、从业者就相关议题进行对话,共商发展。
专题论坛四|监督评价数智论坛
专题论坛四以“监督评价”为主题,由合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信息中心主任杨宝玉主持,邀请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城市管理系主任王伟、珠海市自然资源与规划技术中心(珠海规划展览馆)副主任袁磊、烟台市地理信息中心科长郭强、赣州市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小金、武汉自然资源和规划信息中心(创研中心)高级工程师罗文静、宁波自然资源和规划大数据中心数据架构师吴罡和厦门市规划数字技术研究中心数据应用部部长李然7位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共同参与。本论坛充分展示了如何通过创新传统业务、延伸业务和新型业务,实现治理增效、服务创新和业态增值等技术手段和方法,提升国土空间规划监督评价的效率和质量,为监督评价数智化发展路径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为实现国土空间规划的高效监测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专题论坛五|规划与人工智能论坛
专题论坛五以“规划与人工智能”为主题,由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大数据应用中心主任郭文华主持,同时邀请了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大数据应用中心副主任肖飞、深圳大学城市空间信息工程系教授乐阳、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数字政府业务部总监张元满、北京瞭望神州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石焜、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行业解决方案总监赵丽虹、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刘辉、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数据管理中心发展研究部副部长李胜和厦门市规划数字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师许锡鹏等专家学者、行业代表和企业人才共同参与。本论坛分享了各地在自然资源大模型探索研发、时空AI大数据运营、以及数字政府建设实践等方面的经验,充分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城市规划、数字政府和社会治理中的深化应用和前沿成果,共同探讨了如何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国土空间规划、监测和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
专题论坛六|青年论坛
青年论坛由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信息管理工作委员会联合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工作委员会、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和高校规划院工作委员会共同组织召开。本次论坛采用“青年汇报+专家点评”的形式,充分凝聚了青年学者和行业专家的智慧与创新,共同探讨了城市规划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会议邀请了来自北京、上海、南京、深圳、武汉等地的9位青年学者作专题报告,同时特邀了青岛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副书记马清、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常务副院长王新哲、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信息中心副主任熊伟、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数字技术规划中心主任张晓东作点评专家。
会上,青年学者们分别从不同视角出发,创新运用数字化、智能化等前沿技术,推动信息化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时空大数据、城市内涝、实景三维等场景中的应用,为城市规划的数字化转型及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点评专家对青年学者们的报告给与高度评价,认为他们独到的思考为推动城市规划向更加智能化方向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同时鼓励青年学者继续探索,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中坚力量,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城市未来。
大会还举办了信息化发展座谈会(闭门会议),邀请行业单位一起就当前行业信息化面临的形势、信息化与规划融合协同发展等问题进行交流,共同探讨新思路,以信息化培育行业新动能,促进行业创新发展。
2024年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信息化年会取得了圆满成功和良好效果,充分交流、深度分享、凝聚共识,为助力城市治理精细化、智能化谱写新篇章。
活动落幕, 但精彩不落幕, 扫码查看大会更多精彩分享